最后的工作日,还是做一个全年的总结吧。

工作 Link to heading

工作上,一切好像更加按步就班,逐渐承担了更多的职责,实质上,却也是更多的去处理一些所谓的拉通对齐,而减少了一些让自己产生成就感的工作内容。适应角色转变是必要的,当前环境下,一味埋头技术,除非确有天赋,否则会越来越快的触碰到职业的天花板,甚至是走到职业的尽头。

输出 Link to heading

一直想好好维护这个博客,多做一些内容输出,但是回看过去一年,很难说的上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输出,甚至总的文章数目也屈指可数。公司 OKR 自己定下技术文章分享,也只能算是草草了事。我一向不愿意给自己立各种鸡血的 flag,只望明年写到这一块,能有所得,值得提上一笔。

改变 Link to heading

逐渐开始接手负责一些需要跨多团队协作的项目,有些项目,大部分的工作项并非是由我所负责的小组来完成,我更多的要去承担一些非技术性的工作。所谓项目推进,各种沟通汇报,我向来会习惯性的有些抵触,所以项目进行下来,于我来说,体验有些不佳,没有获得成就感,也很难说项目做下来之后,有多好的成果。

但是在体验几段这样略微折磨的过程后,逐渐开始有了一些领悟。实际上,要负责一个项目,是有很多东西需要去摸索的,当你能够去解决掉一个卡点,即使并非技术上的,也能获得一些成就感,也可能从中能总结出一些有用的方法论。编程技巧,可能还能从书本、从好的开源项目中学习到,而这,却只能从具体的事情中学习。可能说来是显而易见,但切身经历,才使人有想做改变的意愿。

我有了一些想要去做好项目推进这样的事情的想法,我也想去验证一下,我是否有能够将这类我从前抵触的工作做好的能力。我一向认为,当我想要去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,我是能做好的。

生活 Link to heading

最重要的一点,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小生命,也许明年的总结,会多生出很多感想?

读书 Link to heading

近几年的阅读,好像总是断断续续,每年总是有一段时间处于完全为0的状态,又会因为某个契机重又捡起来。去年为0的时间段略长,所以阅读数量也不多。

微信读书,去年读完的数量是 10 本。题材太杂,甚至无法归类。

拿一本作推荐的话,我选择《我与地坛》。史铁生,身体因病残疾,精神上尽管经历了极痛苦的阶段,但是最终还是保持了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。上学时,学到史铁生的文章,印象深的是他对身边事物的生动描写。重读之后,被打动的是他对生活的热爱。

另一本印象较深的书是《置身事内: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》,作者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兰小欢。整本书算是通俗易懂,没有过多晦涩的专业术语。但是对于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,信息量也足够大,对于一些经济政策的背景和逻辑,有了一些浅显的了解。收获是,面对目前的所谓大环境,少一些愤世嫉俗,消极抱怨,多一些理性思考,想想背后逻辑,虽不一定能有所得,但至少平和心态,好过一味消极。

AI Link to heading

AI,是近两年躲不开的话题,值得单列一段。2024 年,个人感受上,是 AI 应用大规模落地的一年。无论是工作中,还是日常生活,AI 已经越来越多的渗透进来。即使是这篇文章,很多语句,也是通过 AI 自动补全的。AI 无疑给已经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影响。

从我的角度,一方面,我还没有充分的利用好 AI,基于 AI 建立起自己的一些工具、工作流,对一个开发者来说,应该不是一个难事,重要的是开始行动。

另一方面,我也不时会有困惑,比如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AI 给我补全的语言,真的是我想要表达的吗?一旦我已经看到了 AI 自动补全的输出,这个问题可能就会变得难以回答。进一步讲,我的思维,是否可能已经被 AI 所影响?

我不希望这样。

因此,对于 AI,现阶段我的目标是,充分用好这个工具,但要提醒自己,要保持并刻意练习独立思考的能力。AI,容易让人忘记思考。


要是有些事我没说,地坛,你别以为是我忘了,

我什么也没忘;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,

不能说,不能想,却又不能忘......

    ——史铁生《我与地坛》